近200件“絲路遺珍”亮相山西太原 傳承千年文化2017年12月19日,山西首屆“絲路遺珍”展覽--暨“黎氏閣杯”第二屆社區居民收藏文化展于太原美術館盛大開幕。 本次展會由中國收藏家協會、山西省收藏家協會、山西大眾書畫院、太原美術館、山西黎氏閣商貿有限公司主辦,太原美術館、山西黎氏閣商貿有限公司承辦。支持單位有:中國中小企業合作發展促進中心山西工作委員會、中新社山西分社。 “絲綢茶葉陶瓷萃,商賈僧人行旅偕”。 桑蠶吐絲,連接長安羅驪;炻士制瓷,穿越唐宋明清。駝鈴陣陣,大漠中的腳窩拓印著滄桑;白帆點點,翰海中的漿舵,拖曵著智慧。漢朝派出的使節,頭頂胡天冷月,腳踏歲月脊梁,鏗鏘的步履不斷延伸,勾通了中外商貿,裝飾了東西文明。 漫漫絲路,澤遺百代。 如今,這一條絲路又喚起了偉大民族的中國夢,期待再次輝煌。于是,黨中央“一帶一路”的倡議,為世界之共賞。 山西曾也是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要節點,在北魏時代,當時的國都平城(今大同)曾是各國使節來朝的目的地。特別是明清晉商興起之后,開創了從福建、湖南、湖北直達庫倫,恰克圖的萬里茶路。沿著歷史上的絲綢之路古道,山西商人還另辟稀徑,從忻州出發途經太原、汾陽,從呂梁過河,穿越陜西到新疆的萬里絲綢茶葉之路,讓山西聲名遐爾,遺珍包含今日晉商精神財富和珍物。 這場“絲路遺珍”專題展覽,我們呈現給大家的就是當年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遺存珍物。它分茶商史料、銅鏡、玉器、外銷瓷器、酒具、回流文玩、刺繡、雜項8個單元陳展。 西窗竹影,敲雪烹茶,品茗賞器,雅室樂融。中國人相信,小小的樹葉,能讓世人寧靜淡泊,康體健身,而揉合科技與藝術的茶器,亦能養目怡情,增智益思。帶著這份文化自信,中國人走絲路,航遠海,終于讓世界異邦之人贊嘆:“這是東方饋贈西方最好的禮物”。 中國的瓷器制造有悠久歷史,隨著中國人走絲路、航遠海,瓷器貿易推動了跨文化對話,促進意念、紋飾、設計和技術創新的交流。"外銷瓷"是通過絲綢之路向國外銷售的瓷器。本次展出的主要從唐至清代的外銷瓷器,以康熙青花瓷器為主,康熙青花是我國青花瓷最鼎盛的時期。 翻開刺繡的歷史,我們驚訝的發現:早在四千年錢的殷,桀之時,刺繡業就幾近成熟。“夫人錦繡文綺,坐食衣綾執常三百人”,明人文字的描述許是當時的實況。加之此前的初創階段,他無異與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史同步。是中國民間藝術創始最早、傳承最久的門類之一,當然也是華土通商外埠最早的商品,“絲綢之路”其名不釋自解。 盡管這些展品只是絲路上萬千珍物中的一粟,難以窺斑見豹,但它帶給我們的自豪和驕傲足以欣慰,因為它讓我們領略到了中華民族的寬厚與兼容!感悟到了古代工匠的巧思和精神!堅定了華夏文明的自信和篤真!充滿了實現中國夢的勇氣和決心! 晉商的經商原則是同舟共濟,共同發展,正好符合習總書記倡導的各國相互依存,休戚與共的理念,希望這次展覽除觀賞這些絲路遺珍之外,也能加深對習總書記的包容性全球化的理解。(尚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