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首屆中藥材新技術、新標準、新產品博覽會啟幕山西新聞網9月16日訊(記者 葛海霞)今天,山西省首屆中藥材新技術、新標準、新產品博覽會與第五屆中國(山西)特色農產品交易博覽會共同在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啟幕,并將持續至9月20日。 本屆中藥材新技術、新標準、新產品博覽會由山西中醫藥大學、振東健康產業集團共同主辦,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國中醫科學院、山西省中藥材發展領導小組支持。博覽會的主題是“發展中藥材產業,共建大健康生活”,主要由論壇發布、展覽展示、合作交易三大板塊組成。 論壇發布版塊將邀請澳大利亞工程院、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藥科大學、中國中藥協會、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南京中醫藥大學、山西中醫藥大學、山西省中藥材行業協會等單位的專家,就全國中藥材產業發展新技術、新標準、新產品及“三新”發展現狀及未來展望,中醫藥產業與晉藥創新,現代中藥企業創新發展與互聯網+技術創新等課題進行學術交流;展覽展示板塊將主要由天士力、哈藥集團、云南白藥等11家省外制藥、中藥保健品企業和省內77余家中藥飲片、中成藥、藥食同源產品、功能食品、中藥保健品、中藥化妝品等相關企業、科研機構和中藥材種植合作社,以展板、專題片和實物展示的形式展示我國及我省扶持中醫、中藥的政策,中藥飲片、中成藥、藥食同源產品、功能產品、中藥保健品、中藥化妝品等方面的新技術、新標準和新產品等;合作交易版塊將主要是宣傳推薦我省中藥材招商引資項目和開展中藥材技術、產品交易。本次博覽會將簽約11個項目,簽約金額約50.6億元。 在博覽會上,山西省政府與中國中醫科學院簽訂了中藥材產業發展新技術、新標準、新產品山西發布合作協議。會上,中國中醫科學院將全國中藥材產業發展新技術、新標準、新產品有關情況進行了發布,印發了相關材料。同時,收集整理了我省近五年涉及中藥的新標準(國家藥品新修標準2項、山西省地方標準26項)、新技術(包括國家發明專利52項、省科技廳鑒定新技術成果4項)、新產品(包括保健食品18項、新藥5項)和相關質量認證證書等12項,編印了中藥材產業發展“三新”手冊。本次博覽會還將開展三晉名藥評選發布會、國醫大師診療體驗、道地藥材傳統炮制加工展示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 山西地處黃土高原東端,晝夜溫差大,地形地貌復雜,中藥材資源豐富,中藥材種植歷史悠久,是全國重要的中藥材產地之一,素有“北藥”之稱。近年來,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中藥材產業,實施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推進中藥材產業發展。 我省中藥材產業優勢區域逐步形成,全省逐步形成了以潞黨參、黃芩、連翹、苦參等為主的太行山中藥材基地,以連翹、柴胡、板藍根為主的太岳山中藥材基地,以黃芪為主的恒山中藥材基地,以遠志、柴胡、地黃、丹參為主的晉南邊山丘陵中藥材基地。建成了數百個藥材專業村和30余個中藥材生產重點縣,2016年全省中藥材總面積291萬畝,產量28.5萬噸,中藥材產值約34.3億元。精深加工穩步發展,全省有中藥飲片企業23家,中藥生產企業63家,中藥品種2272個。銀杏達莫注射液、丁桂兒臍貼等21個中成藥及中藥飲片銷售收入突破億元大關;紅花注射液銷量達到全國產量的70%以上;龜齡集、定坤丹等非遺產品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80%。創新能力明顯增強,全省已建成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家,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級實驗室1個,國家認可實驗室2個;建成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8家。振東等重點企業在北京、上海、廣州及境外等地與科研院校合作建立研發中心或實驗室,先后完成了微乳制劑、微乳提取、透皮給藥、注射劑質控等一系列具前瞻性和競爭力的中藥新技術研發,基本形成了重點院校與醫藥企業資源共享、協同創新的新機制和新模式。功能食品、藥食同源產品發展初具規模,全省共有60家企業被許可生產中藥保健食品,產品種類達142種,中藥及相關產業生產總值約100億元。功能性飲料、保健醋、保健酒、苦蕎產品、沙棘油、翅果油、紫蘇油等保健產品已經暫露頭角,頗受市場歡迎。產業扶貧成效顯著,中藥材種植已經覆蓋全省90%的貧困縣,貧困縣中藥材種植總面積占全省總面積的70%左右,據初步統計,全省中藥材主產區農民人均藥材收入達400元左右。陵川、安澤、平順等中藥材基地縣農民人均中藥材收入占農民人均收入20%以上,中藥材專業村農民人均中藥材收入占農民人均收入50%以上,中藥材產業已成為一些貧困縣脫貧致富的重要產業。 通過此次博覽會的召開,我省將搭建出一個中藥材新產品展示、新技術交流和新標準發布的常態化、國際化、高端化、權威性的平臺,不斷推動我省中藥材產業發展,共同促進全國中藥材產業的繁榮。 |